湖北京辰文旅康养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华中文旅康养领先咨询顾问机构

 新闻资讯 | 京辰概览 | 服务体系与服务内容 | 案例剖析
咨询热线4006-586816 | 18571619856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推荐) >> 详细信息
一大波政府资金涌入文旅产业!

重振文旅产业,成为2023年各地稳增长、扩内需、强信心的“必选动作”。各地政府不约而同传递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信号,多地百亿级、千亿级文旅项目密集亮相。

今年2月以来,全国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一系列旨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激励,提振文旅消费,为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新旅界(LvJieMedia)梳理了自2月以来,全国各省及地市发布的典型激励政策,挖掘出政策发力的三大方向:一是项目带动引领;二是培育优质市场主体;三是重视“旅游+”发展。通过借鉴多地政策发力方向,为地方制定激励政策,提振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项目引领 提振产业发展


项目既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3月31日,山东省发布《关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推进文化“两创”、红色文旅、数字文旅、海洋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黄河文旅、生态旅游、文旅康养、基础设施等十大类工程。到2027年,实施300个以上重大文旅项目,累计投资超过5000亿元,形成25个以上“雁阵形”文旅产业集群。3月26日,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山东重点发布了30个文旅招商项目,分为五大类:休闲康养类、海洋旅游类、乡村旅游类、研学旅游类和文化体验类。

康养类项目是山东较为重视的类别,也是近年来不断发力的方向。山东积极推进文旅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康养山东”要素产品体系。在政策上明确表示,保障项目用地,提供资金支持,每年在全省遴选10个文旅康养强县,每个给予1000万元奖励资金,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为休闲康养产业提供优越政策环境。

康养旅游,堪称近年来的旅游“种子”选手。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需求 “由外而内”,开始注重健康、养生和心灵共鸣。休闲康养旅游正是依托于优美的自然环境、温泉、森林公园、壮美山峦等,为游客提供接近自然、释放内心的独特旅游体验,康养旅游凭借自身“健康+”标签、社交距离感、空间时间上的“避峰”,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康养旅游要想发展得好,必然要以优质的乡村环境为“根据地”,乡村旅游的成长速度,也与康养旅游的火热程度成正相关。


3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8部门关于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3-2025年)》


明确提出优化建设乡村度假长廊、重点建设康养游憩带的任务。充分发挥泰山、沂蒙山核心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整合资源、丰富业态,聚力打造两大生态怡人、景致优美、文化浓郁的休闲康养游憩带。


依托齐鲁八号风情路、泰山九女峰、福憩泰山等民宿集聚区,开发创意山居、茶园客栈、乡村营地、农遗非遗展示、摄影写生等多层次文化旅游业态,建设环泰山乡村休闲康养游憩带。



利用康养旅游业态带动乡村旅游,只是项目带动文旅行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立足全国,可以看到,多个省份均支持以康养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引领,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云南省、浙江省、河南省等地相继发布消息,大力支持康养旅游发展。

云南省

策划推出100个以上省级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与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出医疗健康、中医药养生、户外运动、科普研学、旅居养老等康养旅游新业态,对年度投资2亿元以上的省级重大文旅项目,按其实际完成投资的3%给予奖励。


浙江省

重点推进泰顺华东大峡谷、龙泉瓯江文化休闲康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培育省级以上生态旅游示范区20个以上,并优先保障文旅重大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


河南省

加大对黄河文化产品、休闲度假产品、乡村康养等四季重点文旅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给予宣传营销经费补贴。


除此之外,许多省市也聚焦鼓励促进文旅融合、旅游名片打造、消费集群创建等类型项目打造。


江苏省

安排9000万元支持文旅融合建设、产业融合新业态、文旅产业平台等项目,安排1.16亿元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消费提振、产业融合、数字赋能等项目。


福建省

重点支持各地各部门系统性谋划开发一批主题鲜明、具有地方特色、产业整合度高、示范性强的文旅产业项目。


湖南省

加快下达2亿元省级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五张名片”,重点支持消费提振、文旅融合等项目。


壮大优质主体 带动区域发展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关键支撑,也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推动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重视培育优质市场主体,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文旅产业发展。

壮大领军企业,培育规模大、结构优、韧性强的文商旅企业是许多省市的“发力点”。在本地培育、引进带动力强的旅游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配合本地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格局,补充旅游发展空白,补齐、带动甚至创造产业链条,丰富地市旅游产业。以点带面,既可以带动区域发展,又能够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环境,催生一批生龙活虎的旅游中小微企业及市场主体。

4月16日,常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突出强调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新增1家全国“旅游集团20强”、5家上市文商旅企业、3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5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与此同时,常州市对优质市场主体给出了“丰厚”奖励政策:对首次入选全国“旅游集团20强”文旅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次进入统计库的规模以上文旅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进入辅导备案的文旅企业、申报上市的文旅企业、创成五星级旅游饭店等文旅企业,给予50-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不难看出,常州市希望通过大力扶持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文商旅融合发展企业主体,做大主体规模。发展规模即可形成集聚带动效应,当企业具备一定的投资规模,当地旅游功能和服务体系完善,在吸引客源、促进消费等方面就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和聚集效应。

湖南省在培育优质市场主体的道路上,注重引来“金凤凰”。湖南省在培育本土文旅“千亿企业”和“百亿企业”目标的基础上,鼓励世界500强旅游企业或中国旅游集团20强企业投资湖南,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补。


昆明市也在政策上提出积极引进全国、世界知名的大型文旅集团,推动大型文旅企业上市,吸引国内知名的创意设计企业、现代传媒企业等到昆设立地区发展总部,并给出财政、金融信贷等政策支持。


嘉兴桐乡市发布政策,鼓励旅游饭店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合作,对符合要求的委托经营、投资兴建等活动给予15-30万元不等的奖励。


“旅游+”新业态 掌握流量密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各省市重视“旅游+”模式发展。

“旅游+”是把旅游作为主体地位,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比如,旅游+演出、旅游+营地、旅游+展览……丰富的业态,不仅创造了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促进各类型资源的有效利用。分析各地推出的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旅游+”业态。

图片

“旅游+活动”


开年以来,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类线下活动强势迎来复苏。5月9日, “五月天北京鸟巢演唱会”开票当日,北京全城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300%。“鸟巢”周边5公里住宿预订量上涨2400%。这样空前火热的场景,印证了“旅游+活动”业态的火热。

音乐节、展会等活动除了门票收入,还可以直接拉动本地城市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消费增长。越来越多的地市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纷纷出手,试图借线下活动热度“东风”。


河南省

提出统筹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消费促进活动,筹办大型演艺活动、赛事、展会,举办或参加消费促进月、国际消费季、双品购物节、老字号嘉年华、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体育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省财政给予奖补。


苏州市

评选一批苏州市文旅消费优秀活动,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额的20%、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