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赫尔露营农场(HERRE·FARM)只有区区3000㎡,却能在开业34天登上湖北卫视,单日客流峰值破万,年营收突破400万。很多人以为它赢在“露营”,其实它赢在把露营变成了“流量引擎”,而不是“住宿容器”。
引擎=持续输出内容+持续制造话题+持续降低决策成本。
赫尔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露营从“住一晚”降级成“玩半天”,把重决策的过夜经济变成轻决策的打卡经济;第二件事,是把农场从“生产端”升级为“场景端”,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拍照;第三件事,是把小院从“附属空间”升级为“社交货币”,让每一扇窗、每一盏灯都能讲故事。
三件事做完,5亩地就变成了一个“城市第三空间”——比办公室自由,比家更出片,比商场更透气。
赫尔没有滑梯、没有摩天轮,甚至连儿童拓展都没有,却能让年轻人待够4小时、亲子家庭待够6小时。答案藏在“三无”里: 1.无动力,有审美。草坪不是草坪,是“野餐滤镜”;帐篷不是帐篷,是“北欧布景”;小溪不是小溪,是“果冻海”平替。2.无门票,有门槛。入场必须买套餐,最低68元含一杯手冲+一份巴斯克,把门票变成“可食用的入场券”,既过滤了纯拍照党,又把人均客单直接拉到150元。3.无套路,有剧本。每天固定时段上演“围炉煮茶”“落日放映”“草坪求婚”,工作人员兼职NPC,游客自动成为群演,拍照、发圈、二创一气呵成。一句话总结:别人卖的是“设施”,赫尔卖的是“剧情”。
1.年轻人:要的是“出片率”。 产品=场景×套餐×滤镜场景:美式复古车、摩洛哥地毯、韩式天幕,每月换一次主题。 套餐:露营下午茶158元、围炉冰茶188元、烤肉双人餐368元。 滤镜:官方提供“拍照点位图”,小红书直接抄作业。2.亲子家庭:
要的是“不费妈”。产品=空间×内容×服务空间:独立小院+草坪+小溪+萌宠乐园,一眼望到底,安全可控。 内容:自然美育课、田野生日会、小小厨神赛,孩子动手、大人喝茶。 服务:1:5的托管比例,宝妈可以真正放空。3.网红达人:
要的是“流量杠杆”。产品=爆款点位×流量分成×内容共创点位:每月打造1个“王炸场景”,例如“稻田里的孤独树”“星空下的玻璃房”。 分成:达人带客按人头返佣,最高返40%。 共创:达人可参与主题命名、套餐设计,反向定制内容。
1.门票:其实是“最低消费”,68元起,包含一杯饮品,解决“我只是看看”型客流。 2.餐饮:毛利率65%以上,下午茶、烤肉、火锅三大SKU,预制+现烤结合,坪效极高。 3.定制活动:生日宴、求婚、团建,人均300~800元,利润率最高,复购率也最高。 4.其他:场地租赁、品牌联名、农产品礼盒。比如与汉口二厂合作“露营汽水”、与茶颜悦色联名“田野快闪”,单次联名GMV破20万。
赫尔只有8名全职员工,却能做到日接千人,秘诀是“模块化外包”。 咖啡师、烤肉师、摄影师全是兼职,按场次结算; 保洁、安保、客服外包给物业公司,按客流阶梯计费; 甚至连“场景布置”也外包给美院学生,每月一换,成本不到5000元,却能源源不断产出UGC。 一句话:重资产的部分全部拆成轻模块,农场只做一件事——设计体验动线和内容节奏。
拆解一下营收结构: 门票(含最低消费):占比30%,毛利90%; 餐饮:占比45%,毛利65%; 定制活动:占比20%,毛利75%; 其他:占比5%,毛利50%。 按年接待3万人次计算,门票+餐饮贡献人均150元,定制活动贡献人均500元,其他贡献人均30元,总收入=3万×150+5千×500+3万×30=450万+150万+90万=690万。 扣除外包、租金、人工、折旧,净利润约400万。
不可复制的: 1.老板本人是空间设计师,审美在线; 2.武汉市区30分钟车程,稀缺区位; 3.开业踩中2023年“露营+”流量红利。 可复制的: 1.“场景迭代”方法论:每月一小改、每季一大改,保持内容新鲜度; 2.“套餐即门票”模型:用餐饮毛利率补贴场地租金,把重资产变轻; 3.“客群三分法”:年轻人、亲子、达人,分别设计产品、定价、渠道。
1.别再卷帐篷了,卷“剧情”。帐篷只是容器,情绪才是刚需。 2.别再卷面积了,卷“动线”。5亩地也能做出50亩的体验,关键看你怎么留白。 3.别再卷设施了,卷“社交货币”。能让人发朋友圈的,才是好生意。
赫尔露营农场用5亩地告诉我们:
未来的农场,不是生产粮食的地方,而是生产“内容”的地方;
未来的露营,不是过夜的地方,而是“逃离日常”的快捷键;
未来的生意,不是卖产品,而是卖“被记住的瞬间”。
把这三个逻辑想明白,哪怕只有一亩田,也能开出一家“王炸”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