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公园景区农场农庄策划与营销(推荐) >> 详细信息 |
“反套路”操作,把无人问津的景区变成周末万人打卡地 |
|
就是这3个“反套路”操作,把无人问津的景区变成周末万人打卡地——一个荒废山谷的逆袭全记录如果你曾在周五傍晚路过“云上花谷”,大概率只能听见风声。这个距离市区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山谷,曾是本地人口中的“鬼谷”:白天门票10元都无人问津,夜里只有野猪和护林员。然而今年5月,它突然在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爆炸”——连续五个周末,停车场凌晨4:30就排起长队,单日客流最高1.8万,民宿溢价300%仍一房难求。我们蹲点7天,拆解了操盘手老赵的“3招”,发现它们根本不是传统营销套路,而是把“没人来”的痛点反向做成了“不得不来”的稀缺感。 一、第一招:把“荒废”变“限定”——48小时限时复活 老赵先请3位城市废墟摄影师拍了一组“失落花谷”的大片:开裂的栈道、疯长的野草、半截水泥柱。照片在微博话题#全国最惨景区#登上热搜,阅读量破1.2亿。网友留言:团队宣布:景区将在48小时内被“盲盒志愿者”亲手改造,全程直播。报名方式很简单——在微博或抖音上传一段“我最想改造这里的一平方米”视频,点赞前100名即可成为“复活官”。结 果: 报名人数2.7万,直播在线峰值83万,弹幕刷屏“比综艺还上头”。 改造并未彻底完工,而是故意留30%的废墟感。官方解释:“本周只开放70%区域,下周继续。”门票从10元涨到69元,却限量每天3000张。黄牛价直接翻倍。心理学解释:稀缺+参与感=非理性消费。游客买的不是门票,而是“我参与了拯救”的社交货币。二、第二招:把“平淡”变“盲盒”——路线、NPC、彩蛋全部随机 景区用不同颜色风车标记路线,但风车每天凌晨5点由工作人员随机更换位置。抽到黑卡的概率只有7%,但小红书笔记里“黑卡”出现一次就能带来5000+点赞。 护林员大爷=“山谷守夜人”,会突然递给你一张“藏宝图”;卖烤肠的小哥=“被诅咒的王子”,集齐3根烤肠棍可换“解药”贴纸;就连扫地的阿姨都可能是“时间旅行者”,答对她出的谜语可跳过排队通道。所有NPC没有固定台词,全靠即兴。抖音上“被扫地阿姨撩到”的视频播放量破千万。 松果里藏二维码,扫出来是景区下一周的“隐藏剧情”;石头底下压着小纸条:“如果你找到我,请对山谷喊三声茄子。”游客自发组成“彩蛋猎人”微信群,二次传播指数级放大。三、第三招:把“门票”变“股票”——你来一次,就成了景区“股东” 每张门票背面有一颗可撕下的“种子”,扫码绑定后,景区会替你种下一棵专属绣球花。3个月后,花开成海,游客凭编号可领走鲜花或选择“寄售”。寄售规则:景区帮你把花做成干花礼盒,售价39元,利润70%返给“股东”。结 果: 首批5000颗种子全部认领完毕,返款最多的“股东”拿到287元,直接覆盖全家门票+油费。 股东可带2人免费入园,还能参与“下一季隐藏路线”投票。“夜行路线”从1.2元涨到3.8元,“溶洞路线”跌到0.9元。老赵把景区一间废弃仓库改成“破烂剧场”,每月举办一次线下脱口秀。1. 把“缺点”反向包装成“限定特色”——缺人=稀缺,破旧=废墟美学。 2. 让用户“玩”景区而不是“逛”景区——盲盒机制+NPC+彩蛋=无限二刷理由。3. 把一次性消费变成“参与式投资”——门票变股票,游客变股东,情感绑定10倍黏性。 6月的一个雨夜,我们最后离开云上花谷时,停车场还有20多辆车没走。保安说:“以前6点就关门,现在他们非要等雨停看‘夜行路线’的萤火虫。”客流破万不是终点,它只是“把没人来的地方变成非来不可”的开始。. |
|
推荐资讯 |
|
|
随着城市周边游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休闲农场如雨后.. |
全文>> |
|
|
|
|